【母親節(jié)】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
《人民的名義》自播出以來,收視率一路高歌猛進。作為普通民眾之一的我,也在空閑時間開始了追劇。昨天放完鄭西坡為沙瑞金、李達康一行朗誦《母親的專列》后,心中也有了一些小感觸。
就在前段時間,利用年假,回了一趟老家,與母親大人一起度過了她50歲的生日。這些思緒又被這首詩給帶了回去,帶到了遙遠的地方。
心中回想起小弟學習走路、吃飯的情景,正如唐代詩人司空圖在《步虛》中描述的一樣:“阿母親教學步虛,三元長遣下蓬壺。云韶韻俗?,幧?,鸞鶴飛低拂寶爐”。母親用她這世間最好的聲音教會了我們走路和基本禮儀,一直都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。家中兄弟姐妹有三人,雖母親一直都身體欠佳,卻一直為我們奔波操勞,不辭辛苦。
最后一次離家時,母親、父親以及妹妹一起送到了火車站,這是母親第一次送我送到這么遠,甚至是恨不得買一張車票與我同往。在這次計劃回家前好久,母親就問我有什么想吃的,或者有什么東西可以帶走的,好提前給我備好。就在回家前幾天,即使母親又病倒了,但等我回到家,都是些自己愛吃的菜肴,整理得干干凈凈的床鋪。讓我不禁想起了蔣士銓的《歲末到家》:“愛子心無盡,歸家喜及辰。寒衣針線密,家信墨痕新。見面憐清瘦,呼兒問苦辛。低徊愧人子,不敢嘆風塵。”
孟郊的《游子吟》再次告訴我深摯的母愛,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我們。然而對于我這樣的常年顛沛流離、居無定所的游子來說,最值得回憶的,莫過于與家人團聚與分離的時刻了。“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。”
當最后再看到陳去疾的《西上辭母墳》時:“高蓋山頭日影微,黃昏獨立宿禽稀。林間滴酒空垂淚,不見丁寧囑早歸。”心中更是五味雜陳,不禁潸然淚下,母親,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人,詩中的她卻已然深眠山頭黃土中,黃昏時分禽鳥稀少,夕陽西垂,詩人獨自在母親墳前垂淚飲酒,卻再也沒有人叮嚀早點回家。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(yǎng)而親不待。
是的,工作的忙碌,生活的艱辛,太多現(xiàn)實的無奈讓我們不能?;丶铱纯茨赀~的父母,但我們可以多給他們打打電話,向他們表達我們內心的愛。祝天下所有的母親節(jié)日快樂!
母親的專列
丁可
這是您惟一的一次乘車
母親 您躺在車肚子里
像一根火柴那樣安詳
一生走在地上的母親
一生背著歲月挪動的母親
第一次乘車旅行
第一次享受軟臥
平靜地躺著 像一根火柴
只不過火柴頭黑
你的頭白
這是您的第一次遠行啊
就像沒出過遠門的糧食
往常去磨房變成面粉時
才能乘上 您拉動的
那輛老平車專列
我和姐姐弟弟妹妹
陪伴著您
窗外的風景一一閃過
母親 您怎么不抬頭看看
只像一根躺著的火柴
終點站到了
車外是高高的煙